阿里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明末逐鹿天下 > 第336章 签订条约
青山忠俊拿着这张轻飘飘的条约,仿佛重若千钧。
他语气颤抖的说道:“天朝的贵人,这个条约太苛刻了。”
冯三秋听到翻译说完,他轻蔑的说道:“这个条约不苛刻,只要你们倭军攻下江户城。
你们一条都不用答应,我军立刻撤离倭国。
战场上无法取得胜利,想要和我耍嘴皮子,获取更好的条件,这根本不可能。
《江户条约》一个字都不许改。
我只给你们七天时间考虑,你们不答应,下一个目标就是长崎。”
冯三秋说完,一甩袖袍,起身走出房间,大华其他人也立刻走出房间。
青山忠俊看着空空荡荡的房间。
大华的人,根本没有给他们谈判的余地。
只有选择答应这个条件,或是继续进行战争。
青山忠俊看得很清楚,战争已经进行不下去。
他们只有签订条约,这一种选项。
青山忠俊带着江户条约,返回江户城外的大营之中。
德川家光看完江户条约,他把条约递给营帐中的臣子们,他们都是德川幕府的支持者。
德川家光对于江户条约,最让他没办法接受的条约,就是第三条,需要赔偿大华两亿两白银。
这可是两亿两白银,他们德川幕府,根本拿不出这一笔巨款。
第一条关于天皇的称谓,这对于德川家光来说,只是损坏一些名誉,没有太大的影响。
第二条通商和租界,德川家光也能接受。
他们大和族,有一个极为优秀的品质,那就是慕强。
唐朝之时,大唐镇压天下。
他们派遣唐使去唐朝学习知识,甚至是去唐朝借种,改善大和族的人种。
大明虚弱,打不过北方的游牧民族,南方又被一些流浪武士频频击破城池。
丰臣秀吉统一国家,趁着大明虚弱,他们看到机会,出兵朝鲜。
却没想到大明虎威犹在,丰臣秀吉大败,丰臣氏被他祖父德川家康击败,建立德川幕府。
但他们对待大明,已经没有了仰望之感。
现在大华派巨舰攻破江户,让德川家光认识到,西方的邻居再一次崛起。
德川家康已经准备派出遣华使,学习大华强大的方法,壮大国家的实力。
营帐中的臣子们,看完江户条约之后,立刻变得繁杂起来。
“绝不可能取消天皇的封号。”
“我们已经决定逐渐锁国,怎么能开放江户和长崎。
大华人犯法,我们还不能审判。
在我们的国土上,竟然要实行其他国家的法律,这绝对不行。”
“大华怎么敢要两亿两白银的赔偿,我们根本赔不起数额庞大的赔款。
将军大人,我们和大华拼了。
宁可动员出几十万人,采用人海战术淹没江户城,绝不能与大华签订这种条约。”
酒井忠胜看到嘈杂的重音,他怒吼一声:“都别说了,这件事情,是我们能选择的吗?
只有战与和两种选择。
如果能战胜,谁又想签订这种条约。
我们现在已经不能拖下去,消息很快就会传遍全国。
到时候必有其他藩主,选择与大华联合起来。
他们与大华联合,击败我们之后,再与大华签订条约。
绝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,现在国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,经不起动荡。
诸君,我们要把眼光放长远,一时的失败不可怕。
我们要认清楚自己实力不如人,尽力提升自己的实力。”
德川家光听到酒井忠胜的分析,他神情变得凝重。
不能让局势再恶劣下去,要优先保证德川幕府对国家的统治。
德川家光看向青山忠俊,这个他父亲的嫡系手下。
“青山忠俊,你再去江户城与大华商谈,负责签订江户条约。
只是我们现在拿不出两亿两白银。
他们选择削减赔款数额或是允许分期付款,那就答应大华这个条件。
如果附加其他条件,只要我们能接受,那就一并答应。
答应这些条件,总比亡国强。”
德川家光说出这句话,他立刻瘫软在椅子上。
他都能想到,自己将会是德川幕府的罪人,后世评价一定不会太好。
但为了保住德川幕府的统治,保住德川家的元气,他也只能做出这个选择。
赔款是国家的财产,不是幕府的财产。
选择继续和大华对抗下去,德川幕府就不复存在。
青山忠俊向着德川家光跪下,语气恳切道:“老臣必将据理力争,为国家尽量争取最优厚的条件。”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冯三秋和胡楠竹得到青山忠俊再次返回的消息。
他们两人相视一笑,能再次回来,倭国人就已经想清楚,江户条约签订已经没有难度。
他们两人重新接待青山忠俊这个倭国的官员。
冯三秋坐在主位上,居高临下道:“青山忠俊,你们已经同意江户条约了吗?”
青山忠俊谦卑的说道:“天朝的贵人,我代表德川家光将军,基本同意贵方提出的要求。
第一条和第二条,我们都没有异议。
但我国是一个小国,每年岁入才几百两银子,根本没有办法拿出来两亿两银子。
贵国是否通融一下,减低赔偿款。”
冯三秋看着青山忠俊恳切的说辞和焦急的表情。
他知道青山忠俊说的没错,别说是倭国这个小国。
哪怕是让前明一下子拿出两亿两银子,他们都拿不出来。
前明能拿出来数额这么庞大的一笔银子,那也就不会有大华的崛起。
大华暂停所有投入,并涸泽而渔式的加税,再加上收刮商贾,才能凑齐这么庞大的银币。
皇帝陛下提出这个数额,同时已经提出解决办法。
赔款就不是一次性收取,可以让倭国拿出抵押品,分批赔款。
大华王朝也能通过这个手段,长期控制倭国。
冯三秋预计皇帝陛下有一整套对付规模较为庞大,又没办法短时间控制的国家。
就是通过割地赔款,不断蚕食这个国家。
冯三秋用手指敲着桌子,做出一副认真思考的样子。
他语气不急不缓的说道:“你们倭国确实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的银子。
可以允许倭国分期付款,但必须支付相应的利息。
倭国以江户和长崎的关税作为抵押。
在没有还清赔款的情况下,倭国的海关由我们的人掌握,关税由我们制定。
但首笔赔款,必须支付三千万两银子。”
皇帝陛下提出,这是东海舰队征倭的收益是五千万两银币。
他们已经从江户城收刮大约三千万两银币的资产。
江户条约又要求倭国首期赔偿三千万两银子。
东海舰队这次征倭的收益,就是六千万两银子,比皇帝陛下提出的目标,还高一千万两银子。
青山忠俊听到三千万两银子,这已经比两亿两银子少了很多。
但对于德川幕府,这个数量还是有些多。
青山忠俊继续争取,让大华人减低一些首批赔款数量。
他看到冯三秋等人,脸色已经有些不耐烦。
青山忠俊知道这已经是大华的底线,他必须同意。
德川幕府先要度过这次难关,才能考虑之后的情况。
他九十度弯腰鞠躬,态度恭敬的说道:“我代表德川家光将军,同意这份江户条约。”
冯三秋听完翻译的话,他露出了笑容。
他让参谋快速修改出三份江户条约,增加他们谈好的附属条款。
冯三秋在江户条约上,签下自己的大名。
他把这三份江户条约递到青山忠俊面前。
青山忠俊拿起毛笔,右手都在颤抖。
他牙齿紧紧咬合在一起,牙龈都渗出丝丝血迹。
眼角瞪得裂开,手上的青筋跳动。
这个名字签下去,自己就将是历史的罪人。
冯三秋看到青山忠俊提着笔久久没有签字。
他冷哼一声。
青山忠俊神情一震,这才在江户条约上签下他的大名。
冯三秋看到青山忠俊签订完三份条约。
他收起其中的两份条约,把其中一份条约递给青山忠俊。
“江户条约已经签订,我们很快会撤出江户城。
等到首批赔款送达,军舰就会撤出江户港。”
冯三秋根本不怕倭国反悔,他们能拿下江户城第一次,就能拿下江户城第二次。
江户城在汉武帝号战列舰主炮的覆盖范围之内。
有着强大的武力作为保证,他根本不怕倭国,不执行江户条约。
更何况现在江户城,已经被他们搬空了。
没有剩下多少有价值的东西。
他们已经不需要继续逗留江户城。
冯三秋让甄琨团长与倭军商讨,交接江户城的方式。
他们同时通知这段时间,为大华做事的倭国人。
这些人在倭国人看来,他们就是叛徒。
但在大华看来,这些人非常识时务,他们是很好的狗腿子。
在有些领域,这些人比较好用,不能放弃他们。
大华之后肢解倭国,这些人也会是急先锋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德川家光重新回到将军府。
他看到将军府已经变成空架子。
很多名贵的文物,全部被收刮一空,连窗户和碗快都没剩下。
这些人不顾冬季的寒冷,院子里被挖出很多大坑。
德川家光知道,德川家藏在府中的大量银两,已经被大华搬空很大一部分。
不只是他们的德川家,江户城的贵族府邸,都损失惨重。
他让人简单把乱糟糟的房屋整理出来。
德川家光和德川幕府的心腹大臣议事。
青山忠俊说道:“我们先期要赔款给大华三千万两银子。
我已经尽力争取,谈成了分期付款。
从两亿两白银谈到先给三千万两白银。
只要我们忍辱负重,提升国力。
今后打败大华,后面的钱就不用再赔偿,我们还能反过来向大华索赔。
提升国力,这是之后需要做的事情。
现在首要的任务,那就是交出三千万两银子的赔偿。
这可是三千万两银子,我们现在根本拿不出来。
但必须想办法拿出来,大华人如果赖着不走。
德川家的威望就会消失,我国失去了稳定的柱石。
到时候国家重新进入战国时代。
国家已经承受不住战乱的代价。
我们无法压制住各藩主,全国陷入战乱。
大华必定趁乱挑拨离间,让战争消耗我国的底蕴,方便大华肢解我国。
诸君,我们一定不能让这个最坏的情况发生。”
在场的众人,听到青山忠俊的分析。
他们有的人,被吓的脸色煞白。
有些想要赖账的人,看到赖账之后,竟然会出现这种危险的情况。
他们再也不敢提出赖账。
众人达成一致目的,必须要把先期赔款交上去,送走大华这个瘟神。
酒井忠胜建议道:“将军大人,这件事情,不应该由我们德川家一家承担。
所有的藩主都要承担这个赔款。”
德川家光皱着眉说道:“这很难做到。
我们必须尽快把赔款交到大华人手中。
这些藩主哪怕不直接拒绝,只是拖延时间,我们都极为被动。
现在要想办法,搞出一笔现钱。
至于之后的赔款,只能通过加税,再苦一苦百姓。”
德川家光与众多臣子研究,怎么解决赔款问题。
有武士来向德川家光汇报道:“将军大人,有大华的商人到来,他说要和我们谈一笔大生意。”
“大华的商人。”
德川家光皱着眉,准备让武士把大华商人撵走。
他又觉得这样做不妥,前去接见的华商人,看看这个商人要做什么?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杨文才穿着一身奢华的丝绸,走近了将军府。
他看到德川家光,拱了拱手说道:“我是大华的贵族商人,想与德川将军谈一笔大生意。”
杨文才自带精通倭语的翻译,把他的话完整翻译给德川家光。
德川家光看到这个商人气度不凡,他紧皱的眉头舒缓了一些。
“我国资源贵乏,又没有什么特产。
大华的商人,你有什么生意和本将军谈。”
杨文才笑着说道:“在我眼里,没有资源贵乏的国家,只有把珍宝当垃圾的国家。
你们国家的矿产大部分已经采光,剩下的极难开采。
国土又狭小,非常缺少粮食。
但你们有一个非常值钱的资源,那就是人口。
我是做劳工生意的人,带人去大华打工。
一个健壮的青壮男人,我出十两银子。
身体健康的女人,最低二十两,根据她们姿色的不同,我最高可以给到一千两银子。”
德川家光听着做劳工生意,他其实知道,这个人就是在做奴隶生意。
他们现在正缺钱,他之前都没有意识到,人口也非常值钱。
倭国现在什么都缺,唯独不缺人。
每年饿死的人,就有十数万之多。
德川家光笑着说道:“大华的商人,请上座。
我们详谈劳工生意。”
他们终于找到办法,用最小的代价,解决赔款问题。